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是經山東省政府批準,隸屬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,以培育技師、高級技師為主要任務,集學制教育、社會培訓、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國辦全日制技工院校。
學院始建于1978年,歷經濰坊市輕工技工學校、山東濰坊一輕工業技工學校、山東省輕工技工學校、山東輕工高級技校等辦學階段,2009年改建為山東工業技師學院。現分濰城校區和奎文校區兩個校區辦學,現占地609畝,總建筑面積15.5萬平方米,配備實訓中心7座,實習實訓總面積4.9萬平方米,各類實訓實驗設備總值1.4億元。學院總資產4.52億元,其中固定資產3.61億元。
現有在校生10300人,教職工377人,在專業教師中,一體化教師達75%以上,具有高級職稱和高級技師的教師比例達50%以上。其中,全國技術能手11人,全國青年崗位能手2人,山東省技術能手48人,山東省技術技能大師1人,齊魯首席技師6人,濰坊市技術能手24人,濰坊市首席技師、突出貢獻技師與中青年專家16人,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10人,“山東惠才卡”獲得者11人,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獲獎教師276人次。
學院現設“六系一部”教學機構,35個專業。分別為機電工程系、現代制造工程系、汽車工程系、印刷工程系、海洋生化系、信息工程系和公共教學部(馬克思主義教學部),開設機電一體化、電氣自動化、數控加工技術、工業自動化控制、工業設計、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、數控裝調與維修、汽車檢測與維修、印刷媒體技術、制漿造紙工藝、電子商務、計算機網絡應用等專業;其中,全省技工院校百強專業2個、省級重點專業3個、市級重點專業8個、濰坊市特色品牌專業2個、省級示范專業群1個。
近年來,學院在省人社廳的正確領導下和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按照“德技并修、多元辦學、校企合作、提質培優”的辦學思路,堅持“立足工業、面向社會、突出特色、服務就業”的辦學宗旨,傳承“加強基礎、注重實踐、突出技能、全面發展”的教學理念,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。
圍繞專業培養目標,不斷加強教學研究,改革教學模式,大力推進“四化三結合”教學模式,逐步完善“基礎教育信息化、專業教育一體化、技能訓練模塊化、生產實習崗位化”的四段式教學體系;不斷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,建設校外合作基地,實現“校企結合、校校結合、產學研結合”的“三結合”人才培養方式轉變,加快實用型創新型和創業型人才培養,使學院招生、培養、就業進一步貼近社會需求。
緊緊圍繞“立德樹人”的根本任務,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,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,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和“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”的“三自管理”,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在實際工作中,大力推行環境育人理念,積極開展“三化”(綠化、美化、文化)建設和德育模式創新,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要求,打造了具有學院特色的“三早兩課雙節”德育模式(“三早”即每天早晨升國旗、早操、早課,“兩課”即主題教育課、素質拓展課,“雙節”即技能文化節、文化藝術節),推動了學生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,拾金不昧、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不斷涌現,服務社會、提升自我的志愿活動蓬勃開展,積極向上、比學趕幫的校園氛圍日漸濃厚,學院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廣大用人單位的充分認可。
按照“校企合作,人才共育”方針,成立了跨部門的“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”,以與大型知名企業合作為引領,面向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,廣泛深入開展校企合作,持續擴大合作范圍,豐富合作形式,深化合作內涵,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。西門子、海信集團、太陽紙業、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力三公司、永鋒鋼鐵等人才培養基地先后在學院設立,搭建了與西門子、GF加工方案、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、萊茵科斯特等合作服務平臺,促進了校企雙方在招工招生、專業建設、課程改革、師資培養、職業培訓、內部管理、質量評價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,不斷探索現代技工教育辦學模式。
學院以服務區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為重大契機,與濰柴集團、海信集團、海爾集團、一汽大眾、北汽福田、歌爾聲學、太陽紙業、黃海制藥等省內外200余家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培養和用人關系,充分保證了畢業生就業渠道的暢通,畢業生就業范圍在涵蓋濟南、青島、濰坊、煙臺、淄博等省內大中城市的基礎上,拓展到了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大連、蘇州等省外發達地區。自辦學以來,已累計為社會培育技能人才近10萬人。近年來校園招聘會生均崗位比例維持在1:7左右,實現了畢業生滿意就業,高薪就業。近三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98%以上,技師畢業生供不應求。
校內設有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、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和管道與制暖項目中國集訓基地、山東省金藍領技師培訓基地、山東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培訓基地、全省技工院校中唯一的省級工業設計中心、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、山東省技師工作站等基地(站點)23個,推動學院專業內涵發展水平不斷提升。
近五年來,學院師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786人次。其中,在2017年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,學院選手袁強獲得工業控制項目金牌,為國家贏得了榮譽,實現了我省世賽金牌零的突破。在2018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撥賽中,學院選手獲得1個第一名,2個第二名,共有6名選手進入國家集訓隊。在2018年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,學院參賽的15名選手全部獲獎,其中7人包攬了山東省代表隊全部一等獎,8人獲得二等獎,3名教師獲得相關項目優秀教練稱號。在2020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省集訓選撥賽中,學院選手獲得9個項目全省第一名。在2020年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,學院選手全員獲獎,榮獲1枚金牌、2枚銀牌、2枚銅牌、5個優勝獎,獎牌數和獲獎人數均列全省第一,10名參加世賽選拔項目的選手全部入選國家集訓隊,參賽成績再次取得新突破。
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,學院得到了上級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肯定,先后被授予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、人社部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院校、山東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、山東省技工學校教學質量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。2018年,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學院“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”榮譽稱號,成為全省技工教育界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。2019年,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教育廳授予學院“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。2020年,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授予學院“全省技工教育表現突出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。2020年度、2021年度在山東省屬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均被評為優秀等次。2022年,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認定學院為“山東省技工教育優質校”項目建設單位。